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企业 > 文章内容

配套近20款插混车,这家动力电池企业赢麻了

来源:网络时间:2023-09-30 11:40阅读量:14231   

“目前我们有几款产品的交付比较紧张,国庆节只放一天假,加班加点的催产和补产,满足客户的需求。”在日前举办的蜂巢能源第二届媒体日上,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如是说道。

依托于“短刀+飞叠”高效率、高品质的产品矩阵,再加上在产能部署上的前瞻卡位,蜂巢能源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已获得了众多车企的认可。

据了解,今年以来,蜂巢能源已陆续供货理想L7、吉利银河L7/L6、东风岚图追光/梦想家、哈弗猛龙/枭龙等畅销车型。其中,在PHEV领域,蜂巢能源的表现尤为亮眼。

从工信部发布的车型公告看,6月以来,蜂巢能源配套的插混车型已接近20款,已经深度进入主流车企的供应链。

飞叠释放产能,满足更大规模交付

2023年1-8月,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537.4万辆,市场渗透率已连续4个月超过30%。传导到动力电池环节,市场基于EV、PHEV等不同车型,也开始体现差异化需求。

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而言,谁能快速响应市场新阶段对电池共性及个性化的需求,谁就能掌握市场配套增长的流量“密码”。

在此次媒体日上,盖世汽车受邀走进蜂巢能源位于盐城的全球首个飞叠量产应用基地,在这里近距离探索蜂巢快速发展背后的流量密码。据蜂巢能源工作人员现场介绍,盐城基地是蜂巢能源首个率先导入飞叠技术的生产基地,共分为两期建设。

首先参观的盐城二期基地共有9条飞叠电芯产线和9条相应的模组PACK产线,目前均已正式投产,主要生产62Ah、90Ah、142Ah等主流短刀电池产品,在能量密度、安全性、性价比等方面极具优势,正在为吉利、长城、Stellantis等客户大量供货。

随后在一期基地参观了蜂巢能源最核心的生产工艺——飞叠产线。参观现场,飞叠正以0.125S/pcs的超高效率生产极片,通过近距离观察可以发现,飞叠布满了CCD监测设备,每一片极片表面光滑无折痕,极片堆叠整齐无错位。

据悉,该产线集合了蜂巢能源最先进“飞叠”、热复合、激光直焊工艺、0.35mm铝壳、圆形光斑焊接、CCD等多种先进技术,采用全自动化、AI智能化生产模式,单条电芯产线最高生产效率可达24PPM,即一分钟可以生产24支短刀电池,相较于国内主流的12-14PPM叠片生产线,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。

据技术人员介绍,不同于隔膜、正极片、负极片堆叠在一起的Z叠工艺,“飞叠”首先通过两层隔膜包覆负极片经过加热辊进行热复合及隔膜封边,再裁切成片,最后和正极片依次堆叠。由此解决了长久以来传统叠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隔膜褶皱,极片掉粉、错位等难题。

此外,“飞叠”同时集成叠片,热压功能,减少设备占地面积、产线成本的同时,大幅度提升产线效率和产品品质。

依托于飞叠高效率、高品质、低成本制造优势,蜂巢能源整个盐城基地正在上演产能释放加速度。截至目前,盐城基地L400 62Ah短刀飞叠电芯已量产超过110万支,折合电池包11000+套,一期首条短刀飞叠产线产能利用率高达90%,创造了短刀电池爬产效率新纪录。

杨红新表示,盐城基地作为首个“飞叠”大规模应用的生产基地,为飞叠在蜂巢能源其他基地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。除盐城基地之外,蜂巢能源上饶、成都基地也陆续引入飞叠设备。随着海外基地建设平稳推进,“飞叠”也将根据节奏规划“出海”日程。

“短刀+飞叠”,差异化产品矩阵

自2018年启动独立运营后,蜂巢能源就率先将叠片工艺用于方壳电池制造,并引入车规级标准,经历了从1.0到3.0的不断进化。

2019年,蜂巢能源叠片技术单工位叠片效率0.6秒/片;2020年推出高速叠片技术2.0,实现单工位叠片效率0.45秒/片,且同时叠两片;2022年,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——飞叠成功量产,实现了0.125秒/片的叠片速度,不断突破叠片技术效率瓶颈,实现一台设备上极片多片同时切,多片同时叠,在单机设备成本几乎不变的情况下,效率提升了几倍,实现了更简单机械结构下的高效产出,打破了单机效率的天花板。

经过过去几年的迭代与进化,由蜂巢能源提出的长薄短刀电芯+叠片工艺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发展的主流趋势,并得到越来越多的主流电池企业的认可,包括中创新航、国轩高科、亿纬锂能、远景动力、瑞浦兰钧等主流动力电池企业都在推出相应产品。

行业主流共识是,叠片工艺更高能量密度、更稳定内部结构、更长循环寿命、更安全等特点,不仅非常匹配长薄化的电芯,还与大容量电芯生产有着更高的适配度。

针对下一代叠片技术的发展规划,蜂巢能源工艺装备中心负责人尹东星表示,目前叠片技术一方面是在现有的3.0技术上做一些优化,比如采用更多的激光技术、AI检测、无损检测技术等。另一方面,蜂巢能源也在同步开发下一代技术,具体的效率目前还不方便透露,有可能在电池上会有突破,效率会比现在大很多。

分析认为,随着飞叠技术的规模化导入和应用,将真正解决长薄短刀电芯的极简化、集成化、智能化智造,满足更大规模市场对于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高效率、高品质、高性价比的要求,而这也将进一步提升蜂巢能源在短刀电池领域的市场竞争力。

与此同时,在储能电池领域,蜂巢能源也在采用基于短刀+飞叠的产品技术矩阵。

有攻有守,多维度降本

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竞争下的降价潮,压力无疑给到了动力电池企业这边。面对此,蜂巢能源的应对之举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。

对此,杨红新坦言,价值量更大的动力电池承受的挑战无疑会更大一些,“别的零部件降50%,也就降50块钱,我们降一点点,价格降的会很大。所以面对成本的挑战,我们希望还是要技术创新,不能一味的靠降价。”

在PHEV、EV领域,蜂巢能源持续通过技术创新给客户带来更多的赋能。

例如,蜂巢能源已经开发完成了一款800V三元快充电芯,且正在基于短刀开发3C和4C的800V磷酸铁锂电芯,计划明年量产。

去年发布的龙鳞甲电池已经完成B样验证,计划明年年初开始批量生产并交付。该电池在大幅降低气凝胶的数量和层数的条件下,仍然能做到相邻电芯没有热失控,而且通过消掉电池包上盖板,换成大面水冷板的设计,在提升换热能力的同时还可节约成本。

另外,蜂巢能源希望把规模做起来,做大单品。“一个产品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,和一个产品在10条生产线上生产制造成本,采购成本是不一样的。”杨红新介绍,以飞叠第一款产品62Ah的磷酸铁锂短刀L400为例,大概有十几条生产线在生产这一个型号,目前成本高是在爬坡阶段,将来稳定生产成本会很快降下去。

“这些是有产品差异化带来的,技术领先性带来的一部分溢价在里面,所以要始终坚持给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技术和产品。”杨红新还表示,在降本方面,蜂巢能源有攻有守,从多个维度对未来成本进行考虑。

技术上,提高能量密度、提高电池包的成本效率仍然是降低成本非常好的方法,因此要不断用磷酸锰铁锂、负电极技术、双层涂布技术等新技术继续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,来降低成本。

另外,上游资源的布局也在开始释放降本价值。除了无钴正极材料以外,蜂巢能源中镍613正极材料也开始供应。且在今年8月增持井冈山市天长矿业,有望明年贡献更大价值。

高溢价产品方面,蜂巢能源瞄准800V快充以及对里程需求有进一步提高的PHEV和增程。其中,纯电800V快充用铁锂短刀获得竞争力;PHEV和增程在为客户提高续航里程的同时也能够做到快充解决方案,使目前的大单品能够迭代延续下去,产生一部分技术溢价,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。

最后,杨红新指出,“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内卷是必然的,手机、白色家电、汽车、光伏……任何一个行业的颠覆洗牌都有这么一个选择过程,我们希望内卷要换来大单品量的爆发,通过大单品持续稳定的生产,把制造成本,采购成本降下去。”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最热文章
精选图集
辽宁汽车行业网 | 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RSS订阅

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。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Copyright © 辽宁汽车行业网 ln.qchne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2022017705号 .

邮箱:jokerdeyouxiang@sina.com